专业领域代码:430108 专业领域名称:电气工程 一、培养目标 为电力企业、科研设计、事业、大中专等有关单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热爱祖国,毕业后可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研究、教学或工程技术等工作。 二、学科概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080802)于1984年开始与兄弟院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授予权。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1届。这些毕业生中,有的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有的成为高校专业教师,有的到各级电业局、电力公司和电力设计院及科研院所工作,相当一部分已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工程硕士自2001年起列入郑州大学招生计划并开始招生。 本学科针对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电器设备故障诊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等,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特色。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委攻关项目、省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交流学术论文200多篇,为电力行业,尤其是河南省电力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研究生选题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省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科研项目,解决本学科方向上的前沿问题。 三、学习年限和学分 学习年限为3年,经批准可延长,但从入学到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19学分。 四、培养方式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基本业余的方式进行培养,分段集中授课与指导阅读、研究相结合。 五、课程设置 见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开题报告 课程学习结束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经本学科专家评审通过后进入论文阶段。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完成后,进行预答辩并聘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并进行修改后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